人民日报【#张文宏说得为病人找到最正确的方案#】登上热搜,引起广泛的评论。张文宏医生说:“对的(方案)病人就会站着;错的(方案)病人可能就会躺下……
国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我们不仅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防控,更要格外关注自身的免疫系统。
具体怎么做呢?
很多朋友都知道要吃好、喝好、睡好,“均衡饮食”往往被忽略:有人常常因为不会做饭随意糊弄,有的人天天精米白面,还有人因为工作忙碌,作息不规律导致饮食无节制……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身体的免疫力,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正如张文宏医生在之前的视频当中讲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充分的营养,就能够有足够的能量产生抗体……”由此可见,充足的营养对我们的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后疫情时代,除了接种疫苗,我们还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室内勤通风、睡眠足、合理膳食、保证充分的营养。尤其是以下几种营养素,在抗疫期间一定不能少。
蛋白质,抗体形成的 “必备原料”
蛋白质是人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这些物质有助加快体内化学反应,调节身体机能,抵抗疾病。
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
鱼虾、禽、蛋、瘦肉、奶类等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并且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吸收利用率高,属于优质蛋白质。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天摄入40~75克水产品,40~75克畜禽类,40-50克即1个鸡蛋,300克奶类。
除此之外,大豆及其制品也含优质蛋白,建议每天摄入15~25克,素食者应该适当加量。
25克大豆约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克豆浆、55克豆腐干、40克豆腐丝、20克腐竹、175克内脂豆腐。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
维生素A,抵御外来侵袭的 “天然屏障”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
维生素A充足时,皮肤和机体保护层(如胃肠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皮层)才能维持正常的抗感染能力和抵御外来侵袭的天然屏障作用。
此外,维生素A还通过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提高免疫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以及改变淋巴细胞的生长或分化有关。
维A在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中含量丰富。
维A原在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量与颜色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橙黄色和深绿色蔬果(胡萝卜、南瓜、西兰花、苋菜、菠菜等)提供的类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A。
维生素C,抗体形成的 “催化剂”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外界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促进抗体形成,维持正常免疫力。
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食物就是新鲜果蔬,如蔬菜中的有甜椒、苦瓜、菜花、西兰花和芥菜等,水果中的枣、猕猴桃、樱桃、石榴、柑橘、柠檬、柚子和草莓等。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C很娇气,长时间加热容易被破坏。
维生素D,免疫系统的 “必需品”
维生素D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作用,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一些研究提示,维生素D的不足同时引起人体的免疫力低下,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肝油、肝脏、肾脏、全脂奶、黄油、蛋黄、多脂鱼等。
锌,调节免疫力的 “小助手”
锌是体内两百多种酶和活性蛋白质的激活因素或辅因子,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缺锌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食欲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锌主要来源于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贝类、虾蟹、内脏、肉类、鱼类等。甲壳类动物如田螺、牡蛎、河蚌之类都富含锌。种子当中,芝麻、葵花籽、松子等含锌量也很高
铁,抗体形成的 “有力后盾”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并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缺铁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抗体产生,导致免疫反应缺陷。
民间推崇的“补血三宝”,红糖、红枣和花生米都属于植物性食物,其中所含的非血红素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补铁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重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尤其难得的是,“铁三角”与果蔬、豆类和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一起食用时,还能促进这些食物中铁的吸收,一举两得。
硒,不可或缺的“免疫能手”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时刻影响着免疫细胞的功能,缺硒则会显著会降低免疫力。
硒,不可小觑在人体的总量不高,却是个“大忙人”。人体的许多代谢活动、免疫防御、解毒功能,都缺不了它。它不到场,活动就无法进行,事情更无法解决。由此看来,在生理情况下,硒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特别是在免疫力方面,缺乏一定量的硒会削弱我们的身体防护能力,引发疾病发生。
人体摄取适量的硒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力。
硒主要的食物来源有海产品,如鱼虾、海参、动物内脏如猪肾以及蘑菇、大蒜、白菜、南瓜等蔬菜都是硒良好食物来源。食物中硒含量与地域相关,我国大多数地方缺硒,现在有很多丰富的硒食品,也可以适当的补充富硒的米面、豆、蛋、茶叶、水果等。
适量补充营养素补充剂
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中山大学营养学何志谦教授解释说:“隐性饥饿”是指微量营养素(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它是一种人体一时难以感觉到的状态,但如果忽视的话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隐性饥饿”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处于“隐性饥饿”状态。但其引发的后果却可能是灾难性的:除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如佝偻病、坏血病等)以外,约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等都与人体营养素摄取的不充足、不均衡有关,“隐性饥饿”正成为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适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可以轻松便捷、很好的解决“隐性饥饿”,帮助预防因为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引发的抗病力下降等问题。